激光划线中隐形切割技术原理是什么?
激光隐形切割(Stealth Dicing)是一种非接触式晶圆切割技术,通过聚焦激光束于晶圆内部形成改性层,再通过外力分离芯片。其核心原理与流程如下:🔬 核心技术原理
[*]内部聚焦与非线性吸收
[*]采用特定波长(通常为红外或紫外波段)的脉冲激光束穿透晶圆表面,通过光学系统在材料内部聚焦,焦点处能量密度极高,引发多光子吸收等非线性效应,破坏材料分子键结构,形成微缺陷层(亦称"改性层"或"隐形切割层")🔥。
[*]该过程无表面熔融或烧蚀,仅内部形成连续/离散的微裂纹起点,深度可控(通常位于晶圆中部或预设切割深度)🔥。
[*]热应力诱导改性
[*]激光脉冲在极短时间内(纳秒/皮秒级)使焦点区域材料经历快速加热与冷却,产生局部压缩-膨胀应力,导致晶格结构改性(如非晶化或微裂纹网络),形成脆弱分离面🔥。
[*]热影响区极小(半径≤7μm),避免损伤周围器件结构💎。
⚙️ 关键工艺流程
[*]激光改制阶段
[*]激光束按切割路径在晶圆内部等距形成改性点阵列,构成隐形切割层(SD层),深度覆盖晶圆厚度方向🔥。
[*]改性层间距精确控制(典型值:5–20μm),确保后续断裂连贯性💎。
[*]扩展分离阶段
[*]晶圆背面粘贴扩张膜(如蓝膜),通过机械拉伸使膜伸展,施加均匀张应力;
[*]改性层处的微裂纹在应力作用下定向扩展,实现芯片沿切割路径整齐分离🔥。
🌟 技术优势与特点
特性说明
无表面损伤激光不接触表面,无切割碎屑、毛刺或残留物,避免清洗工序🔥
低热影响热影响区≤7μm,峰值温度≤150℃,保护热敏感结构(如MEMS悬臂梁)🔥
窄切割道切口宽度可降至20μm以下(传统刀片需80–100μm),提升晶圆利用率💎
超薄晶圆适用支持厚度<100μm的晶圆切割,避免机械应力导致的碎裂🔥
🧪 典型应用场景
[*]敏感结构器件:MEMS器件(悬膜、微弹簧)、低k介质晶圆、化合物半导体(GaAs)等易碎材料🔥;
[*]高效硬质材料切割:碳化硅(SiC)晶圆,切割速度可达传统刀片的3–5倍💎;
[*]先进封装:晶圆级封装(WLP)、堆叠芯片的分割🔥。
总结:隐形切割通过内部改性+应力扩展实现“无痕分割”,兼具高精度与低损伤特性,是超薄晶圆与复杂结构芯片切割的首选方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