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最新动态
以下是2025年7月4日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综合动态:🔥 一、当日核心事件
[*]EDA软件出口限制解除
美国商务部正式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德国西门子、新思科技(Synopsys)和楷登电子(Cadence)已恢复对中国客户的软件和技术访问权限。此举将缓解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供应链压力。
[*]影响:覆盖AI芯片、通信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设计瓶颈有望突破,加速国产芯片研发进程。
[*]半导体市场表现
[*]A股:半导体产业ETF(159582)早盘上涨0.36%,成分股华海清科(+3.33%)、拓荆科技(+2.68%)、北方华创(+1.78%)领涨;中微公司、寒武纪等午后拉升。
[*]港股:华虹半导体涨超4%,中芯国际跟涨。
[*]驱动因素:AI算力需求增长叠加汽车电子复苏,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回升6.7%至843.4亿美元。
🌐 二、地缘政治与产业链变动
[*]国际合作动态
[*]中欧战略对话:双方强调维护多边主义,承诺深化半导体等技术领域合作,为产业链稳定性提供支持。
[*]稀土供应链博弈:美澳印日成立“四方关键矿产联盟”,应对稀土供应风险,欧盟亦表达对供应链的关切。
[*]产能布局调整
[*]台积电:计划2027年退出氮化镓(GaN)晶圆生产,引发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供应链重构预期。
[*]三星美国工厂:因客户不足,德克萨斯州泰勒晶圆厂投产推迟至2026年。
📊 三、设备与市场数据
[*]设备市场分化
[*]全球:2025年Q1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同比增长21%至320.5亿美元,但区域表现悬殊:
[*]中国大陆销售额同比降18%(102.6亿美元),份额萎缩至32%;
[*]中国台湾(+203%)和韩国(+48%)增长强劲。
[*]国产化进展:成熟制程设备国产化率突破30%,光刻胶等材料替代加速(如南大光电在长江存储份额升至40%)。
[*]技术升级方向
[*]先进封装:Chiplet技术成为AI芯片主流方案,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推动2.5D/3D集成技术商业化。
[*]第三代半导体:
[*]碳化硅(SiC)在电动车800V平台渗透率达28%;
[*]氮化镓(GaN)快充需求年增超25%,英飞凌将于Q4提供12英寸GaN样品。
🚀 四、企业动态与技术突破
[*]国产设备进展
[*]北方华创两款MOCVD设备通过龙头客户验收并获批量订单,技术竞争力获市场验证。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良率升至52%,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跨界合作
[*]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智能化汽车芯片研发。
💡 趋势展望
[*]AI与边缘计算:GPU/TPU/NPU需求持续攀升,存算一体芯片能效比提升10倍。
[*]风险警示:数据中心芯片需求占比或达58%-68%,可能挤压工业/消费电子供应链。
注:动态综合自政府公告、企业声明及行业机构数据,覆盖制造、设计、设备及材料全链条。
https://www.bdtb6666.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04/115104q7gd2qra2lzhzqhl.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