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7-9 12:47:48

干法刻蚀设备分类有哪些

干法刻蚀设备根据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适用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等离子体激发方式分类‌
[*]‌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CCP)‌

[*]通过射频电场在平行电极板间激发等离子体,分为两种模式:

[*]‌等离子体刻蚀模式(PE)‌:硅片置于接地极板,以活性化学物质为主,刻蚀呈各向同性‌。
[*]‌反应离子刻蚀模式(RIE)‌:硅片置于电源耦合极板,高能离子定向轰击,实现各向异性刻蚀‌。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离子轰击损伤较高,深宽比提升受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ICP)‌

[*]通过外部线圈的感应磁场激发高密度等离子体,离子能量与密度可独立调控。
[*]‌优势‌:克服了自由基与离子浓度不匹配的问题,适用于高精度、高深宽比结构(如硅通孔)‌。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刻蚀机(ECR)‌

[*]利用微波与磁场的共振效应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工作气压低,可减少污染。
[*]‌应用‌:对损伤敏感的材料(如化合物半导体)‌。
‌二、按刻蚀机理分类‌
[*]‌物理性刻蚀(溅射刻蚀)‌

[*]依赖高能离子(如氩气)物理轰击材料表面,方向性强(各向异性),但选择比低且易造成损伤‌。
[*]‌化学性刻蚀‌

[*]利用等离子体活性自由基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挥发性副产物。
[*]‌特点‌:各向同性,选择性高,但需控制聚合物沉积以实现各向异性‌。
[*]‌物理化学性刻蚀(反应离子刻蚀,RIE)‌

[*]结合化学反应与离子轰击,兼具方向性与选择性,是工业主流技术‌。
[*]‌适用场景‌:氧化硅、难熔金属及高深宽比图形刻蚀‌6。
‌三、按应用材料分类‌
[*]‌介质刻蚀设备‌

[*]专用于二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层,要求高选择比(如相对于硅或光刻胶)‌。
[*]‌硅刻蚀设备‌

[*]针对单晶硅/多晶硅的图形化,需控制侧壁形貌(如FinFET中的鳍片结构)‌。
[*]‌金属刻蚀设备‌

[*]处理铝、铜等互连层,需避免腐蚀残留和电学特性劣化‌。
‌四、先进技术延伸‌
[*]‌磁性中性线放电刻蚀机(NLD)‌
通过磁场优化等离子体均匀性,提升碳化硅等耐腐蚀材料的刻蚀效率‌。
[*]‌离子束刻蚀机(IBE)‌
采用独立离子源,可精确控制入射角度,用于光学器件或MEMS加工‌。
‌五、核心工艺参数对比‌
‌设备类型‌‌方向性‌‌选择比‌‌适用场景‌
CCP(RIE模式)高(各向异性)中通孔、线条刻蚀
ICP极高高高深宽比结构(>10:1)
纯化学性刻蚀低(各向同性)高大面积均匀去除
NLD高极高碳化硅、氮化镓等硬质材料
‌发展趋势‌
当前干法刻蚀以‌反应离子刻蚀(RIE)‌ 为主导,并持续向高密度等离子体(如ICP、NLD)演进,以满足5nm以下制程对刻蚀均匀性、深宽比及低损伤的需求‌。介质刻蚀设备因芯片互连层增加而需求显著增长,磁性增强技术成为优化方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干法刻蚀设备分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