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有哪些重要成果?
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于2025年7月21日在成都开幕,以“量子计算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聚焦学术交流与产业创新。大会发布了14项代表性成果,覆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突出量子技术的产业化突破:[*]企业产品(4项):
[*]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常温量子计算测控系统,适配多种量子体系,支持数千比特扩展,为量子纠错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中微达信的低温量子计算测控芯片,突破国外封锁,实现核心器件自主可控,系列产品连续三年获行业顶会认可。
[*]本源科仪(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本源坤元系列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提供全流程工具支持,显著提升设计效率。
[*]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代高通光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整合硬件、软件与应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快速部署能力。
[*]科技奖励与专利(2项):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多所高校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用于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在金融数据分析的创新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发明专利“基于量子交互的单目标检测方法”,推动量子技术在检测领域的落地。
[*]论文成果(8项):包括中南大学石金晶等的《基于纠缠引导的量子神经网络系统测试》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时运豪等的《自旋流体力学的超导量子模拟》,涉及量子算法、模拟等前沿方向。
此外,大会还探讨了硅基量子芯片等专题分会,推动材料与架构协同创新。 成都计划三年内启动多个量子科技示范项目,加速产业化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