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40|回复: 0

3DFabric®技术

[复制链接]

860

主题

99

回帖

36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673
发表于 2025-7-8 08: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台积电 ‌3DFabric® 技术‌的综合解析,基于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

一、技术架构与核心组成
  • ‌异构集成平台‌
    • 3DFabric® 是台积电的 ‌3D硅堆叠与先进封装技术家族‌,包含前端(TSMC-SoIC®)与后端(CoWoS®/InFO®)两大技术体系,支持芯片在三维空间的高密度互联,突破传统平面集成的物理限制。
    • 前端 ‌TSMC-SoIC®‌ 通过无凸点键合实现芯片垂直堆叠(如晶圆对晶圆/芯片对晶圆),热阻比微凸块连接低35%,提升系统能效。
  • ‌关键技术突破‌
    • ‌N3-on-N4堆叠技术‌:2025年量产,间距缩小至 ‌6μm‌,显著提升芯片集成密度;下一代 ‌A14-on-N2‌ 技术预计2029年就绪,持续推动性能跃升。
    • ‌背面供电网络(BSPDN)‌:应用于A16节点(埃级工艺),电源集成至晶体管背面,提升电力传输效率并降低功耗15%-20%。

⚙️ 二、核心封装技术分支
  • ‌后端封装方案‌
    • ‌CoWoS®‌:面向AI/HPC领域的高带宽内存集成方案,2025年通过3D Fabric实现 ‌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互连密度提升10倍,功耗降40%。
    • ‌InFO家族‌:包括InFO_PoP(移动端)和InFO_oS(HPC芯片粒集成),支持多芯片系统级封装。
  • ‌协同设计生态‌
    • ‌3DFabric联盟‌:联合美光、三星、SK海力士等19家产业链企业,推动3D IC标准统一,缩短产品开发周期40%以上。
    • ‌EDA工具链‌:西门子Xpedition™工具已通过台积电InFO技术认证,实现自动化设计流程协同。

🔮 三、前沿演进方向
  • ‌硅光子集成‌
    • 将电子与光子裸晶通过SoIC垂直堆叠,实现光引擎与芯片中介层整合,数据传输能效比传统电路板提升10倍,突破数据中心带宽瓶颈。
    • 支持6.4T以上光模块开发,结合多波段传输与多芯光纤技术,推动单纤容量提升7倍。
  • ‌系统级晶圆(TSMC-SoW™)‌
    • ‌SoW-X平台‌:2027年量产,整合逻辑芯片、HBM、电源模块及冷却系统于单一晶圆,算力达传统CoWoS方案的40倍,相当整座服务器机架水平。

🚀 四、应用与产业影响
  • ‌AI/HPC领域‌:支撑英伟达GB300等AI芯片的3D堆叠设计,算力密度达传统方案3倍。
  • ‌汽车电子‌:N3A制程车规级芯片采用3DFabric封装,满足L4级自动驾驶算力需求,性能提升20%且功耗降30%。
  • ‌产能布局‌:高雄后端六厂(Fab 6)已启用3DFabric技术,规模化量产系统级集成芯片。

⚠️ 技术挑战
  • ‌热管理瓶颈‌:6.4T光模块功耗超50W,需微流体冷却与热电制冷协同方案;
  • ‌成本控制‌:硅光子良率(<60%)与3D封装成本(>1000美元/芯片)仍是量产障碍。
数据来源覆盖台积电技术白皮书、行业峰会公报及产业链分析,信息截至2025年7月初。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半导贴吧,期待您分享精彩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7-18 15:58 , Processed in 0.0998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