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9|回复: 0

芯片为什么要做外延

[复制链接]

896

主题

100

回帖

381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819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芯片制造中,外延工艺通过在衬底表面生长一层高质量单晶薄膜,实现了以下核心价值:
一、提升材料质量与器件可靠性
  • ‌修复衬底缺陷‌
    衬底制造过程中易产生晶格缺陷和杂质,外延层可在缺陷较少的衬底表面形成晶体结构更完整、杂质浓度更低的新单晶层,显著减少器件漏电流并提高可靠性。
  • ‌优化晶体均匀性‌
    外延生长能形成比衬底更均匀的晶体结构,减少晶界对电学性能的干扰。

二、精准控制电学性能
  • ‌调节电阻特性‌
    在低阻衬底上生长高阻外延层(或反之),兼顾击穿电压与导通电阻需求,解决高功率器件的性能矛盾。
  • ‌精确掺杂调控‌
    通过外延工艺可原子级控制掺杂类型与浓度(如陡变/缓变掺杂),优化晶体管阈值电压、迁移率等参数。

三、适配先进制程与新材料
  • ‌支撑纳米级工艺‌
    7nm、5nm等先进节点要求超薄、低缺陷材料,外延技术可生长纳米级厚度的单晶层,满足微缩器件的制造需求。
  • ‌实现异质集成‌
    在硅衬底上外延SiGe、GaAs等材料,构建异质结器件(如HBT晶体管),提升高频性能。
  • ‌解决第三代半导体瓶颈‌
    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材料难以制备高质量衬底,需通过外延层充当器件功能层。

四、增强器件性能
  • ‌改善载流子迁移率‌
    应变硅外延通过晶格失配引入应力,使电子迁移率提升30%以上,显著提高器件速度。
  • ‌提高耐压能力‌
    功率器件中,外延层厚度与掺杂设计可增强击穿电压,扩展安全工作范围。
  • ‌构建三维结构‌
    支持多层外延生长,实现CMOS源漏区抬升(Elevated Source/Drain)、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等复杂结构。

五、拓展功能兼容性
  • ‌材料创新基础‌
    外延技术可生长超晶格、量子阱等人工结构,支撑光电器件、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开发。
  • ‌工艺兼容性强‌
    与光刻、刻蚀等现有芯片制造流程无缝集成,无需重构产线。


‌总结‌:外延技术通过原子级精度的材料生长,解决了衬底缺陷、电学性能矛盾、新材料应用等核心问题,成为支撑摩尔定律演进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化的关键工艺。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半导贴吧,期待您分享精彩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8-5 20:11 , Processed in 0.0972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