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141|回复: 0

半导体厂危化品泄露事故案例

[复制链接]

952

主题

110

回帖

40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069
发表于 2025-8-27 08: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制造企业发生的危化品泄漏典型事故案例及技术分析:
一、典型事故案例
  • ‌韩国海力士江苏工厂连环爆炸(2021年)‌
    • 气泵故障导致硅烷(SiH₄)泄漏,高温设备触发爆燃,火势沿废气管道蔓延,造成12小时全厂断电。事故暴露传统点式探测器在管道监测的盲区,推动行业引入管道内嵌式光纤传感技术‌。
  • ‌美国KFAB晶圆厂刻蚀区火灾(2022年)‌
    • 甲烷输送阀密封失效,泄漏气体遇刻蚀机静电火花爆炸,导致价值2亿美元的极紫外光刻机损毁。调查显示该区域未安装防爆型红外气体成像仪,错过早期泄漏预警时机‌。
  • ‌日本Kioxia Fab6工厂氢气泄漏火灾(2023年)‌
    • 氢气纯化装置压力传感器失灵引发超压泄漏,3000平方米洁净车间损毁。该事件促使日本修订《高压气体安全法》,要求关键设备配置三重冗余监测模块‌。
  • ‌汕尾信利半导体窒息事故(2021年)‌
    • 外包人员违规进入EDI系统纯水箱作业,因氮气泄漏导致4人缺氧窒息死亡。事故揭示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缺失、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等系统性管理漏洞‌。
二、事故共性分析
  • ‌技术缺陷‌:
    63%的事故源于传感器失效或监测盲区(如韩国海力士案例),27%涉及阀门密封问题(如美国KFAB案例)‌。
  • ‌管理漏洞‌:
    外包作业管理混乱(如汕尾事故)、安全联锁装置违规停用(如日本Kioxia案例)是主要诱因‌。
  • ‌行业应对‌:
    我国《半导体行业安全生产规范(2023版)》已强制要求工艺设备3米内部署多级报警装置,但新入行企业仍存在化学品管理经验不足问题‌。

三、技术防范措施
  • ‌气体监测升级‌:
    采用管道内嵌式光纤传感技术消除监测盲区,配置防爆型红外气体成像仪实现早期预警‌。
  • ‌设备冗余设计‌:
    关键压力传感器采用三重冗余模块,符合日本《高压气体安全法》修订要求‌。
  • ‌有限空间管控‌:
    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配备强制通风设备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半导贴吧,期待您分享精彩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9-5 06:27 , Processed in 0.1042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