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309|回复: 0

薛定谔的猫

[复制链接]

963

主题

110

回帖

412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128
发表于 2025-8-5 1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薛定谔的猫是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于1935年提出的著名思想实验,旨在揭示量子力学理论与宏观现实之间的逻辑矛盾。其核心要点如下:
🐱 一、实验设计
  • ‌装置构成‌
    密闭箱内放置:

    • 一只活猫
    • 微量放射性物质(如镭,50%概率衰变)
    • 粒子探测器(如盖革计数器)
    • 连接锤子的毒气装置(如氢氟酸或氰化物瓶)
      若放射性原子衰变,探测器触发锤子打碎毒瓶,猫被毒死;若不衰变,猫存活。

  • ‌核心矛盾‌
    根据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放射性原子处于衰变与未衰变的叠加态‌,导致整个系统(包括猫)在未被观测时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 薛定谔原意:此结论在宏观尺度荒谬,故批判哥本哈根诠释的局限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二、量子力学诠释
  • ‌叠加态与观测坍缩‌
    • 微观粒子(如放射性原子)未被测量时,可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叠加态);
    • 一旦被观测,波函数坍缩为单一确定状态。
      → ‌猫的生死由观测行为“决定”‌,而非预先存在。

  • ‌宏观尺度的挑战‌
    实验将微观量子效应(原子衰变)与宏观结果(猫的生死)关联,迫使人们思考:量子叠加是否可能存在于宏观世界?经典物理的确定性边界何在?。

💡 三、现代意义与争议
  • ‌对量子理论的推动‌
    • 成为检验量子力学诠释(如多世界诠释、退相干理论)的基准案例;
    • 揭示量子纠缠概念(薛定谔在此实验中首次提出“纠缠”术语)。
  • ‌哲学启示‌
    • ‌观测者效应‌:意识是否影响客观现实?
    • ‌宏观量子态‌:近年超导量子比特等实验证明,某些宏观系统可短暂维持叠加态,部分验证量子效应向宏观扩展的可能性。
📌 关键澄清
  • ‌猫并非真实既死又活‌:实验是思想工具,薛定谔本人认为该结论“荒谬”,用以质疑哥本哈根诠释;
  • ‌非唯心主义‌:叠加态是数学描述客观概率,而非主观创造现实;
  • ‌通俗比喻‌:常被引申为“未观测前事件存在所有可能状态”,但需注意其物理本质特指量子系统。
此实验迄今仍是量子理论基础与哲学讨论的里程碑,催化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的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半导贴吧,期待您分享精彩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9-18 06:37 , Processed in 0.1018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