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光刻 刻蚀
查看: 356|回复: 0

国产首台光刻机惊艳登场!突破西方60年封锁,荷兰巨头ASML急了

[复制链接]

952

主题

110

回帖

40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069
发表于 2025-8-17 1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于2025年8月14日在杭州正式诞生,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打破了西方60年的技术垄断,引发全球半导体行业震动。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技术突破与创新‌
  • ‌核心技术‌
    “羲之”采用高能电子束直写技术,无需传统光刻机的掩膜版,可直接在硅基上“手写”纳米级电路,精度达‌0.6纳米‌,超越ASML的EUV光刻机(5纳米以下)。
  • ‌应用定位‌
    主要用于芯片研发环节,如量子芯片、新型架构设计等小批量高精度任务,而ASML的EUV光刻机则专注量产。
  • ‌命名寓意‌
    以书法家王羲之命名,象征其能在芯片上“入木三分”精密刻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打破国际垄断‌
  • ‌长期封锁现状‌
    此前电子束光刻机被德、日严格管控,中国科研机构(如中科大、之江实验室)长期无法采购,严重阻碍前沿研发。
  • ‌国产化意义‌
    “羲之”填补国内空白,使中国在高精度光刻领域摆脱进口依赖,为芯片设计提供自主可控的研发工具。


‌三、引发ASML及西方震动‌
  • ‌ASML的危机反应‌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ASML对中国大陆光刻机出货量暴跌45%,营收占比从36.1%骤降至27%,反映中国技术自主化对其市场的冲击。
  • ‌外媒评价‌
    日媒称中国正“用时间换突破”,美国管制政策反而倒逼中国加速光刻技术攻关;ASML CEO亦公开承认“必须接受中国能造先进芯片”。


‌四、国产光刻机的多维进展‌
除电子束光刻机外,中国在光刻领域已形成阶梯式突破:
  • ‌量产型光刻机‌:2024年国产28纳米光刻机交付使用,支持成熟制程芯片制造;
  • ‌深紫外光刻机‌:氟化氩光刻机(精度≤8纳米)被纳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目录,满足7纳米及以上芯片生产需求;
  • ‌产业链协同‌:国家大基金三期投入3440亿元,重点扶持光刻胶、光源等核心部件国产化。

‌五、挑战与前景‌
  • ‌量产瓶颈‌
    “羲之”当前数小时/片的效率远低于ASML EUV光刻机(数十片/小时),暂无法用于大规模生产。
  • ‌战略布局‌
    政策推动芯片制造设备100%国产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企业已加速导入国产设备。预计2026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将较2023年增长90%,国产设备市场空间达2300亿元。


‌结论‌:中国光刻技术的突围是系统性工程,“羲之”在研发端的突破与量产设备的进步形成互补。随着政策、资金、产业链合力推进,中国正重塑全球半导体竞争格局,而ASML的份额下滑仅是这场变革的序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半导贴吧,期待您分享精彩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半导贴吧 ( 渝ICP备2024033348号|渝ICP备2024033348号-1 )

GMT+8, 2025-9-5 06:30 , Processed in 0.1035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